元宇宙时代:颠覆未来显示技术开启崭新的视像化世界 二维码
178
![]()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,代表着人类社会的信息革命已经到达数字化的程度,同时也说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到了“数字化生产力”阶段。层出不穷的各种智能产品都需要窗口与人类沟通,显示必然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。人类正在进入“万物皆显示”的元宇宙时代,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,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,可视化要求将不断攀升,显示技术创新将层出不穷、异彩纷呈。 元宇宙的起源: 1992年,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·斯蒂芬森(Neal Stephenson)推出了自己的小说《雪崩(Snow Crash)》。 尼尔·斯蒂芬森在《雪崩》这本书中,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,并将其命名为“元界”。所有现实世界中的人,在元界中都有一个“网络分身”。这个“元界”,英文原著中叫“Metaverse”。它由Meta和Verse两个词根组成,Meta表示“超越”、“元”,verse表示“宇宙universe”。 相信大家很快就反应过来了,元宇宙不是真正的世界,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。其实,更准确来说,元宇宙是未来的虚拟世界(现在还不存在)。通过“元宇宙”和“显示+ ”,人们将可以自由进出虚拟世界,从需要动手的世界变成需要动嘴甚至只需动脑的世界。人类将获得空前的自由,可以随时实现空间和时间的位移。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新世界图景! 元宇宙与光显技术 2021年Facebook改名“Meta”,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以元宇宙为核心的全新革命,恰似”一支穿云箭,千军万马来相见”,从英伟达到脸书,再到国内的百度、网易、腾讯,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占位,元宇宙产业链已基本形成,基础设施层和应用场景受到了较大关注。 开源证券的研报将元宇宙产业链划分为七个层次或四大板块。七个层次是: 1)体验层,如游戏、社交、运动、电影、购物等。 2)发现层,如广告网络、社交、策展、互评、商店、代理商等。 3)创作者经济层,包括设计工具、资产市场、工作流、商业贸易等。 4)空间计算层,包括3D引擎、VR/AR/XR、多任务界面、地理空间制图等。 5)去中心化层,包括边缘计算、AI代理、微服务、区块链等。 6)人机交互层,包括便携式智能眼镜、可佩带设备、手势交互、声控交互、交互式神经网络等。 7)基础设施层,如5G、WIPI 6.6G、云计算、7mm/11mm工艺、微机电、图形处理、基础材料等。 四大板块则分为硬件、软件、服务、应用及内容四方面: 1)硬件板块是提供用于开发、交互或使用元宇宙产品物理技术和设施设备。如网络基站、服务器、VR眼镜等。 2)软件板块是为硬件提供支持与赋能。实现物理计算、渲染、数据协调、人工智能等功能。 3)服务板块是用于提供承载用户线上身份所存在的平台,分发相连接的数字内容、数字资产,以及支持对应的数字金融业务等。 4)应用及内容板块方面,指提供医疗、教育、游戏等终端应用场景下的产品。 元宇宙是多项技术不断发展的集大成者,不同技术在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,扎克伯格描述元宇宙:“元宇宙是一个身临其境的互联网,你并不是仅仅使用或看着它,而是身在其中。”而显示技术,在元宇宙中将改变人类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的方法,“身临其境”的实时感,摆脱空间的束缚,可以通过VR、AR、MR、全息投影技术来实现,VR/AR设备已是广为人知的人类对接元宇宙的入口级终端,而VR/AR设备的沉浸感来自于更高的分辨率与刷新率,Micro LED与Micro OLED显示技术近来水涨船高。 不仅如此,显示技术将升级为交互技术,增强现实与LCD大屏所营造的虚实交融的世界,在现阶段技术水平下,拥有着不亚于VR/AR设备的广阔应用场景。并且通过脑机交互、传感技术等不断深化的感知交互技术,显示技术将完成虚拟与现实的实时转换,可以为元宇宙的用户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体感,带来更深层次的沉浸式体验。 元宇宙的建设才刚刚开始,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对于未来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,也需要耐心的等待技术和生态的成熟,光显行业作为元宇宙的底层建设的支持,从硬件设备支持发展为融合软件、艺术、创意内容等技术手段的互联互通,可以满足体育、影视、文旅等多场景应用,实现数字化、智能化、场景化、互联化,构筑光显产业新生态,助力元宇宙产业化。
文章分类:
行业新闻
|